top of page
评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批判的姿态》
评论
Alex Benini
2天前
没人在家
特稿
Andreas Gedin
8月11日
革命:幽灵的箭矢
特稿
陈淑瑜
8月3日
离开母亲,走向母亲
我睡着时写的
洪梦霞
7月29日
星行
同行
瞿畅
7月18日
写曹澍:命运算法
同行
龙星如
7月8日
作为“思辨-投机”的当代艺术:导读玛丽娜·维什密特
特稿
刘伟田
6月29日
从写作到“闲聊”,或为何《JURNAL KARBON》不再发表文章而在播客上聊天:一次反思
亚际艺术写作
Berto Tukan
6月28日
专访贺淑芳 | 《蜕》:就像在黑暗的房子里行走
访谈
弗赖德、贺淑芳
6月20日
往复二十年:蓬皮杜中心的两场中国当代艺术展
评论
张君
5月30日
放逐与解放:试论两种思辨模式
特稿
殷艾雯
5月25日
打磨
我睡着时写的
阿版
5月16日
秋来春去红尘中: “陈美玲”展览评论
评论
曾哲偉
5月11日
麻雀之死、玻璃棺柩和舞曲伴奏的葬礼
同行
赵欣昕
4月4日
真诚的诡计:对一个展览的探案笔记
评论
王静晗
3月31日
温柔的陷阱,欲望的拓扑
评论
盛天一
3月16日
写万青:同柔共弱
同行
沈军
2月27日
一墙之隔的两面时钟间被偷走的三年
评论
吴伊瑶
2月15日
1
2
3
4
5
(如果本页面无法显示,
请点击此处
前往存档页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