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郭贤达

艺术与科学的安全距离——对“动物农场模拟器”的发散思考



反思自然与人的艺术屡见不鲜,而现代汽车文化中心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3获奖群展“动物农场模拟器”将视角放到了未来,没有苦大仇深、没有对立,放弃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直接畅想人与动植物在未来共同生存的可能。


策展人李峥与陈江虹起的标题直接源于乔治·奥威尔1945年出版的同名反乌托邦小说,小说描绘了稳定完美的社会体制下方的暗潮汹涌;而在新时代的动物农场,科技提供了更多选择,动物与人得以共创。但21世纪的科学或许很难重现百年前物理学飞速发展所带给人们的社会变革的希望,去中心化的乌托邦看似是一个不再集权的世界,实际上也可能是无奈之举。在“动物农场模拟器”的世界里,参展艺术家们面对宏大的问题,扎入细微之处。作为观众,我们进入了一个未曾料想的未来:


展览的第一单元“农场车间”正在研究人类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回应自然、保护自然。Nonhuman Nonsense Studio的《粉红鸡计划》(2017)为人们提供基因编辑鸡肉和鸡蛋作为食物。粉红鸡体内引入了胭脂虫的基因,产生的色素能与鸡骨中的钙元素结合,令其骨骼和外观都呈现粉红色。如果被改造的鸡的数量足够大,这些粉红色鸡骨将改变地质层的颜色,成为地质层中的人造景观。如果你想要保护本土环境,凹凸现实的《生态贝果》(2021)提供了一种已融入食品工业的方案。每天,生态贝果公司的人工智能会根据实时的生态情况开发制作以入侵生物为原料的美味零食,并动态调整菜单。只要购买这些食品,你就可轻松参与环保行动,成为ecologarian(生态食谱主义者)。“农场车间”还在开发能长蘑菇的真菌服装(保拉·乌拉吉·埃斯卡洛纳,《互惠自然》,2020),以及将人的生物质能作为能源的小型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徐超凡&任庆齐,《食物花园》,2023)。


Nonhuman Nonsense Studio,《粉红鸡计划》,2017,混合媒介。图片由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提供。

这一单元映射着现实世界热门的环保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已经造成了地质级别的影响,人类世也从隐喻进入了地质学的认定流程。一项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总生物量已经达到了0.6亿吨碳,远高于野生哺乳动物的0.07亿吨碳、野生鸟类的0.02亿吨碳。我们甚至饲养了比自己更大量的家禽、家畜(1亿吨碳)[1]。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怀疑几百万年后的地质层中会出现更多家禽、家畜的痕迹。如果鸡都变成了粉红鸡,那么粉色也会出现在未来的地质剖面里。很多入侵物种也确实是美味的食物。


不同分类群的全球范围生物量对比:(A) 不同分类群的生物量,(B) 不同动物类群的生物量 [1]

而在“农场实验室”中,动植物不再只是单向地被人类改造利用,而与人类发生着多元的关系。宫保睿的《人类鬣狗》(2016)中,一群人决定向食腐动物看齐,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自己以应对食物危机、减少食物浪费。“鬣狗吸入器”能在人的消化系统中导入鬣狗消化系统的细菌,从而使人能消化吸收腐烂的食物,而“嗅觉改变器”、“味觉改变器”则使这些腐烂的食物在感官上不那么难以被接受。当下,基因编辑猪心脏、猪肾脏已经成功移植入人体;不久的将来,也许就会出现新的保险套餐,每位居民都可以拥有一个编辑有自己DNA的小猪作为“器官银行”,甚至把小猪当作宠物、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埃利奥·卡卡瓦莱,《实用宠物》,2003)。植物与机械的共生体(源由铸造[刘帝安&许嘉宁]),《新时代的资料共生》,2021)、人与蜻蜓的组合体(李山,《偏离》,2017)也稀松平常。

宫保睿,《人类鬣狗》,2016,综合材料。图片由作者拍摄。

展览中的参展作品虽然多数结合了真实的科学事件,但虚构的成分仍是显而易见。例如《粉红鸡计划》所想象的粉色质感在进入厨余处理时就会遭到分解,更不用说地质形成过程的高温高压环境对颜色的影响了。另外,即使不考虑市场行为,人类通过捕捉也很难遏制入侵物种扰乱缺乏天敌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贝果》展示的环保前景也很可能只是安慰。真实的事件、时髦的科学名词、简单的演绎——基于科学事实的虚构似是让艺术作品的叙事更经得起推敲。


相比之下,诸多留名生物艺术史的艺术作品则有更扎实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撑,甚至做出了非常成功的实验,实现了真实的改造。但部分改造总难免有一种利用科学技术实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嫌疑,很多操作略显多余。比如,展览中李山的作品《偏离》(2017)展示了人与蜻蜓的组合体,但像蜻蜓一样飞翔更可能发生在孩童时期人类的幻想中。实际上,蜻蜓与人在分类学上不属于同一门,结合的可能微乎其微,换成人鸟的组合也同样可以让观众思考人在地球生态环境中占据的地位。疯狂的艺术家史蒂拉克(Stelarc)曾在自己的手臂上嫁接了形似耳朵的仿生材料,耳朵的功能却还是需要蓝牙设备实现(《手臂上的耳朵》,2007),接在大腿上也并无差异。“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定律告诉我们,自然人要简洁地认识世界。精心整合科学事实的虚构和对现实多余的改造,很难说哪一个是更真的真实。


但仅仅是玩一场演绎推理的游戏似乎又过于简单。创作研究型艺术的艺术家更多地是在创作研究的氛围,而不愿给出结论[2]。但在这个展览上,从作品到展签,观众都可以得到明确的可带走的信息。上文重点描述的参展作品虽然给观众带来了思维的乐趣,但也与科技论文过于相似,IMRAD(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的结构一应俱全,艺术家像科学家一样隐藏在他们的产出后面,传递的信息甚至是科学事件的变体。纵使艺术作品以美学的形式展示了研究,但个人叙事理应占据更大的分量。在《房子里的诸多昆虫》(2017)中,赵仁辉从一间房子的各个角落捕捉了108只昆虫,看似在调研房子中的昆虫,却没有采样、计数、计算平均值,反而把它们逐一做成标本展示。观众会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居所,不会认定被展示的昆虫是唯一的答案,感慨每一个房子都有它专属的昆虫居民。当艺术靠近科学,用知识生产真相,过于明确的结论似乎又将其推远了些许。同样远离的,或许还有去中心化的美好愿景。


 

注释


[1] 图片来自:Bar-On, Yinon M., Rob Phillips, and Ron Milo. "The biomass distribution on Eart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 no. 25 (2018): 6506-6511.


[2] 克莱尔·毕晓普(Claire Bishop),《信息过载:克莱尔·毕晓普谈过多的研究型艺术》,《艺术论坛》中文网,冯优译,2023年4月。

 

作者

郭贤达,学理科的,朴素地喜欢着科学和艺术。


展览信息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2023年4月28日至10月8日


感谢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对本文稿酬的支持。

Comments


bottom of page